102年秋季班課程大綱
●課程名稱:兒童文學與心理分析:II兒童心理與戲劇
| |
●授課講師: 徐永康、郭茗雅
| |
●課程編號: MAT-107C3
| |
●上課時間: 週三晚間06:30-09:30
| |
●上課地點: 昌平國小校區
| |
●招生人數:30人
| |
●修課對象:新舊生皆可
| |
●學分數:3學分
| |
●學分費:專案優惠價:2500元
| |
●其他費用:冷氣費0元
| |
講師簡介:
徐永康 【yykksu的思考書房】 喜歡收集故事,也說故事給別人聽,從0~99歲均可,常去馬來西亞教學,先前在玄奘大學與康寧護專教書,目前在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教系兼課。 畢業於中正大學哲學系,現今在政大教育系博士班研究教育哲學。
郭茗雅 孩子口中的綿羊、烏龜媽媽,喜歡孩子問問題:「綿羊,妳甚麼時候再來?」喜歡問孩子問題:「駱駝是怎麼叫的?」(跟吉卜林有關) 喜歡和孩子在一起的大人,喜歡動手玩創意。 目前在大同國小課後班老師、育林國中、小認輔志工、台兒閱小小書評家閱讀帶領人、青少年閱讀療癒讀書會帶領人、HOT故事人培訓 講師、台兒閱行政專員 畢業於台南家專服裝設計科畢業,曾於 The Violin Making School of America 學習小提琴製作,兒童福利專業訓練丙類保育員。
| |
課程介紹及課程理念:
若人出於自己意願,想做此事,並藉由做此事彰顯自己的個性,人格的表現。那麼做喜歡的事,即會使人快樂,並帶給人生活的意義。
遊戲重要的並不只是如此地反應人的自由性,而是要去體驗美,美不只是被感知的對象,也是理性追求的永恆,所以席勒說,唯有在遊戲中,人才能成為完整的人。
戲劇是將兒童幻想遊戲轉化為心理實踐,將劇場遊戲帶入孩子的課室,孩子如何從幻想中學習、成長,並藉由遊戲和扮演的過程來形塑自我。
這學期藉由擅長偶劇製作的茗雅(綿羊),一同與大家進入兒童文學的戲劇世界。藉由論述、研討與兒童文學作品的改編,以及偶劇製作實際操演為課程規劃方向。
期待大家一同來認識兒童文學中戲劇創造力是怎樣發想出來的,並且藉由共同展演的過程,學員們可以一同創造出兒童戲劇的另類表現形式,不但了解創意思維、社群分享,還能共同學習兒童劇的後製過程和一同演出。
最後期待學員們,將成果帶給所有需要被戲劇關照的孩子們。 讓他們一同享有歡笑、創意、與美的經驗。
| |
課程目標:
1. 將兒童文學的作品轉化為戲劇展演。 2. 從文學作品中藉戲劇表現形式,理解兒童社群關係的合作分享。 3. 藉由戲劇轉化,試圖突破兒童面對問題時,無法解決的困境。 4. 讓大人小孩藉由戲劇找到情緒出口與寬容他人的表達方式。
| |
課程大綱:
| |
1.
|
一、兒童心理與戲劇/遊戲:簡介 戲劇或遊戲是兒童成長的天性﹐要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讓兒童扮演自己的角色。 操作課: 肢體運動:全身都是戲,由手開始
|
2.
|
二、戲劇/遊戲的心理狀態 兒童的戲劇與遊戲都是心理狀態的表現,在此可以用戲劇療癒的方式,簡介戲劇與療癒的關係。 操作課: 情緒與行為:表情的觀察與應用
|
3.
|
三、思想與戲劇/遊戲 若沒有戲劇與遊戲則兒童也就沒有思想上的學習,遊戲是一種精神上的釋放與處造 操作課: 社會的覺察與應用:解讀聲音與語調
|
4.
|
四、忘我和創造活動 簡介戲劇與遊戲中的自我現象與創造力的表現 操作課: 角色的設計一
|
5.
|
五、練習與自我實現 在戲劇與遊戲中,都需要相關技巧的練習,練習讓兒童更有自信 操作課: 角色的設計二
|
6.
|
六、限制與錯誤的力量 教導兒童如何看待自己的限制與錯誤,學會重新定義問題的重要 操作課:偶的製作一
|
7
|
七、戲劇/遊戲中的大我 學習與人合作,理解差異與形成共識,並產生合作的美好經驗 操作課:偶的製作二
|
8.
|
八、發展兒童戲劇/遊戲的阻礙 說明是怎樣的因素讓兒童天生既有的創造力消失的因素 操作課:偶的製作三
|
9.
|
公民論壇週
|
10.
|
九、兒童心理與戲劇/遊戲的重新出發 如何處理外在限制的因素,讓兒童能從戲劇與遊戲中自我組織與創造 操作課:劇本討論編寫一
|
11.
|
十、錯誤與創造 再一次討論錯誤與戲劇與遊戲之間的關係,並看看幾個實際的例子。 操作課:劇本討論編寫二
|
12.
|
十一、創造的幾項條件 說明創造性人格的重要性與未來對於創造性的需要 生活美學的需要。 操作課:劇本討論編寫三
|
13.
|
十二、兒童的即興演出 即興演出的趣味與可能性,並看看幾個實際的案例。 操作課:道具製作場景設計
|
14.
|
十三、故事、心理與戲劇活動(一) 舉出三個例子,把故事、心理與戲劇做結合。 操作課:道具製作場景設計二
|
15.
|
十四、故事、心理與戲劇活動(二) 再舉出三個例子,把故事、心理與戲劇做結合。 操作課:演出排練一
|
16.
|
十五、 美學的生活 操作課:演出排練二
|
17.
|
十六、再論戲劇與遊戲的自我實現 說明自我實現與創造的關係,戲劇與遊戲都有其重要性。 操作課:戲劇呈現與回顧研討
|
18.
|
預定校慶日
|
附註:
●評鑑方式:參與率
●使用教材:參考書籍: 《自在遊戲 Free Play: Improvisation in Life and Art 》 is a book written by Stephen Nachmanovitch 《兒童戲劇與行為表現力》_胡寶林 《Promoting Social Success: A Curriculum for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》 by Gary Siperstein Ph.D. and Emily Rickards M.A. (Nov 25, 2003) 以 《嗨! 路易 》、《撒種人Seedfolks》繪本與青少小說為劇本操作範例。
●教材費或自備材料: 課程會因製作道具等相關材料支出,將另行討論費負擔。
| |
●加退選完畢後是否可接受單堂式旁聽:適合
| |
●此堂課程所需使用之教學器材:
單槍投影機(含電腦傳輸線)、擴音機(含音源線)、CD音響、筆記型電腦、延長線
|